[惠州二模]惠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惠州二模]惠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惠州二模]惠州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初,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就材料中所反映的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3.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推行募役法与保甲法。百姓依照“募役法”免服差役而缴纳免役钱;保甲法下的农民成为保丁,但因其受到的训练不专业,在实际战争时仅能负责搬运粮草,依旧要服役。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的这些措施A.强化了对社会的管控B.并未减轻百姓的负担C.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D.意在改善军队的待遇
14.1950年9月20日,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工农教育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经济力量的必要条件;没有工农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就没有文化建设的高潮。”这表明,此时A.工农教育得到国家重视B.国民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C.工农文化素质普遍提高D.工农教育的社会条件成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