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东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一历史2025 7本试卷共12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 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40题,每题L5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1.苏美尔文明历来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两河流域最早出现的文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 明。苏美尔文明被冠以诸多的“第一”,比如第一个发明文字。苏美尔人发明的文 字是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拉丁字母2.帕勒摩石碑是古埃及人为神庙而刻写的已知最早的王室年鉴,其中大量记录

2、法老的 活动,如主持宗教仪式和庆典;在大臣们陪同下巡游全国,以此掌握国家的农业、矿业 和人力资源;对重要案件进行判决等。这说明古埃及 A.开创历史记教先河 B.商品经济发达C.法老掌握至高权力 D.官僚体系完善3.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初期,用于大宗国际贸易、流通于统治阶层的是官方发行的“大流克”金币,允许行省自行铸造银币。帝国制定了官方度量衡体系,被征服地区如 埃及依旧使用本土度量衡。据此判断波斯帝国A0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实现了文化的繁荣统一C.国家治理崇尚自由放任 D.采用灵活措施发展经济4.有学者认为,土地是“中世纪一切事情的基础”。能够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封君封臣制度新兴城市兴

3、起庄园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完备 A.B.C.D.5.12世纪,国王取消了伦敦的多种赋税,伦敦人可以自行审理市民之间的案件,郡长等 要职由市民自行选出。伦敦有139座教堂,每小时都能听到钟声。街道窄小,整天都 挤满了人、狗、马和猪城里有英国唯一的排水系统和防御城墙。城墙内,来自俄 罗斯、阿拉伯、埃及等地的货物琳琅满目,城外还生产、出售廉价商品。这表明伦敦 获得了城市自治权 宗教活动比较频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经济活动比较丰富A.B.C.D.高一历史第1页(共12页)6.9世纪阿拉伯医生拉齐斯的医学集成总结了当时从希腊、波斯和印度吸收的医学知识,并增加了许多新的贡献,被誉为医学百科全书。本书的编纂在一定

4、程度上反映了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代东西文明的成果 利于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发展源于频繁的商贸活动 兼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特点A.B.C.D.7.下图为某历史著作中的一幅地图。该地图的名称是B.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路线A.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C.亚历山大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国D.20世纪下半叶的全球人口迁徙8.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独特文字刻在石碑或石 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现已发现石碑或石柱就有数百个,这些发现 A.是解读玛雅文明的重要史料 B.比其他一切文献史料更有价值C.全面反映玛雅人的社会生活 D.是研究玛雅文明唯一可靠证据9.自16世纪30

5、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5 倍。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出现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A.殖民掠夺变为资本输出 B.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C.大量的贵金属流入欧洲 D.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地位10J3世纪中叶,十四行诗在意大利风行开来。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中留存了 366 首十四行诗,主要歌咏他对女友劳拉的爱情并寄托他对于美和精神品质的追求。这 些诗歌A.反映了对妇女公民权的认可 B.肯定了人的情感和现实幸福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 D.宣传了自由平等与理性思考高一历史第2页(共12页)11.随着北欧国家民族观念的增强和与此

6、相关的各国“新君主”的出现,君主和平民日益 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这成为宗教改革的 最后力量。材料表明A.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与教皇势力产生矛盾B.教皇是中世纪教俗二元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C.新君主国国王力图改革教会的腐败和弊病 D.民族观念增强与宗教信仰之间产生了对立12.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的自然哲学观点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械 装置,所有的物理现象都可以用数学和物理法则来解释。其观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思考的力量 B.科学精神C.神学世界观 D.人性尊严13.17世纪日本禅僧藤原惺窝认为:“日本之神道,亦以正我心、怜万民、施慈悲为奥秘,尧舜之道亦以此为奥秘也。唐土日儒道,日本日神道,名变而心一也。”这说明日本 神道 A.受到了各个阶层的推崇 B.吸收借鉴了中国文化C.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D.为幕府奠定统治基础14.17世纪在银行家、商人、船主与工场主赞助下,荷兰世俗性绘画极其兴盛,当时到荷 兰旅行的英国人写道:“所有人都竭力用昂贵的画幅装饰他们的住处铁工、鞋匠 等人的铺子与店棚内也挂着一些画或者其他装饰品。这些本国人都以拥有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