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讲义 高考考情分析年份卷别出处选材聚焦特点2024新课标资治通鉴汉纪读通鉴论卷三编年体史书史论李陵投降的史实记载王夫之对资治通鉴所载李陵投降事迹的看法新课标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论衡非韩纪传体史书史论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汉太子敬厚“商山四皓”的故事王充关于上述两事在“力少则修德”上相似的看法2023新课标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诸子关于“赏罚”问题的思考新课标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兵书关于战事中作战谋略的讨论2022新高考战国策魏策三国别体杂史纵横家的足智多谋和超高的游说策略新高考东观汉记纪传体别史忠君爱主、刚毅卫国的古代武将 核心考点及备考建议核心考点备考建

2、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了解考情,有的放矢。树立从理解与分析综合两个能力维度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意识。重视对近年高考真题的练习与分析,了解不同文体的选材特点、常考题型及试题难度等,为高效复习奠定基础。2.重视教材,夯实基础。文言文阅读复习备考阶段,复习教材是关键。综合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还是文章内容理解、文句翻译,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与考点相对应的知识点。因此,强化教材复习,巩固基础是备考关键。在备考过程中,一要熟读熟记课内外经典名篇,培养文言语感,提升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二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如实词、虚

3、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并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3.强化练习,学以致用。备考阶段,精练是制胜法宝。复习备考文言文阅读,应当充分利用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发扬“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即复习教材要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在训练中游刃有余地进行知识迁移。此外,还要通过对高考题型的模拟训练,熟悉高考文言文命题方式,并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寻找可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两点在高考复习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而强化训练的意义也在于此。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4、态度 考点解读考点1 文言断句题型一 主观题一、文言文断句三原则1.词句意思要通顺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产生歧义,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2.内容要符合情理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应断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3.要兼顾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

5、兽。(礼记)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句中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作”“为”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二、文言文断句七法1.体察文意法文意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断句时可抓住这些关键词,前后连缀。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表达的,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2.对话标志法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等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虚词标志法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