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25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含答案)

《内江市2025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内江市2025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内江市高中 2025 届第三次模拟考试题 思想政治 本试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2025.04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用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用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 年是三线建设 60 周年。三线建设是

2、1964 年到 1980 年,主要在中国中西部 13 个省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四川省隆昌市山川机械厂三线建设陈列馆,展示了 20 世纪 60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青年投入到三线建设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下列与该陈列馆展示内容相符合的有()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国民经济调整并取得逐步发展 A.B.C.D.2.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这一决策体现了新时代我

3、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以下符合材料主旨的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A.B.C.D.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信息发布会,通报 2025 年 3 月及一季度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如下图)。2025 年 3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00.6 万辆和 291.5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42.9%和 37%,同比分别增长 11

4、.9%和 8.2%。(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这得益于()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产需两端加快释放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消费档次快速提升 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 中国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迅速增长 A.B.C.D.4.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就要构建起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社会公平稳定。从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的角度看,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充分就业 加快构建起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A.B.C.D.5.“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5、。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成为中国发展走势的“指南针”、“风向标”,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优势。对于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优势理解正确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合力实现“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 通过基层民主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协商渠道更畅通 我国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人享有的新型民主 A.B.C.D.6.党中央决定,自 2025 年两会后至 7 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联系党群

6、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其重大意义在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同查同治,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重塑党的形象,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党心、民心、军心 作风建设统领党的全面建设,坚定党性,锻造坚强有力的党 A.B.C.D.7.“请按标线停车,没有按要求的请立即开走!”某市公安局交警在治理违停车辆时,变“开罚单”为喇叭喊话的方式进行宣传劝导。他们还创新开发了摩托车防酒驾控制系统、推动实施首违免罚、接力纠违等执法方式。释放交通执法“温度”,达到“疏堵结合”。该交警支队的做法()采取交通违规免责的柔性执法措施,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创新政府执法方式,多措并举,织密道路交通监管安全网 坚持民意导向,人性化执法,促进政府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廉洁诚信,宽严相济,推动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融合 A.B.C.D.8.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中国科技正以惊人速度刷新纪录!2024 年,九大“国之重器”集体发力:从深空探测到万米地心,从海底深渊到高铁极速,从天问二号即将启程“捕捉”小行星到 C919 产能翻倍抢占全球市场每一件重器背后,都是中国科研人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