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地理答案4

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地理答案4于2025-03-16发布,目前答案百科已经汇总了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地理答案4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试卷答案百科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湘西州地理会考试题
    2、湘西自治州地理会考2016
    3、2024湘西州高二联考
    4、湘西州2024高二试卷
    5、202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6、2024湘西州地理中考
    7、湘西自治州高三联考成绩
    8、2024湘西地理中考题
    9、2024湘西自治州联考
    10、湘西自治州2024高考

1、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地理试题


2、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化学试题


解析 镍废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Al2O3、CuO、SiO2及有机物),加入石油醚后溶解有机物,过滤得到滤渣1,滤渣1碱浸过滤得到固体,过滤得到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NaOH、NaAlO2、Na2SiO3;滤渣2加入硝酸酸浸过滤,调节溶液pH使铜离子全部沉淀,镍离子不沉淀,过滤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Ni(NO3)2;(1)据分析可知,能溶解在石油醚中的物质是有机物;(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据分析可知,滤渣1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Al2O3、CuO、SiO2;Al、Al2O3、SiO2与碱反应,碱浸过滤得到固体,过滤得到滤液2为NaOH、NaAlO2、Na2SiO3;(4)“酸浸”时反应为3Ni+8HNO3===3Ni(NO3)2+2NO↑+4H2O;产物中有污染环境的NO;所以有同学提出用稀硫酸代替稀硝酸更合理;HNO3为氧化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5)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使铜离子全部沉淀,Ksp[Cu(OH)2]=2.2×10-20,所以铜离子全部沉淀时c(OH-)=;所以溶液的pH最小为6.67;(6)为了获得纯度高的Ni(NO3)2,可再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7)取a g粗品溶于水,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 g沉淀为Ni(OH)2,Ni物质的量守恒,则粗品中Ni(NO3)2的纯度是×100%。
2.答案 (1)饱和食盐水 水浴 2[Fe(CN)6]4-+Cl22[Fe(CN)6]3-+2Cl- (2)排空Cl2,使得Cl2充分被氢氧化钠吸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①量筒和容量瓶 ②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需调pH至碱性 ③2.85Vc ④c
解析 A中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净化后通入C,与K4[Fe(CN)6]反应制备K3[Fe(CN)6],尾气使用氢氧化钠吸收。(1)据分析可知,装置B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实验室用Cl2在60~65 ℃时氧化K4[Fe(CN)6]制备K3[Fe(CN)6],所以装置C最好的加热方式为水浴;装置C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CN)6]4-+Cl22[Fe(CN)6]3-+2Cl-;(2)反应结束后通入N2一段时间,将仪器内的Cl2排空,使得Cl2充分被氢氧化钠吸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①配制铁氰化钾标准液时,需要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其中定量玻璃仪器为量筒和容量瓶;②加热20分钟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内,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摇匀后装并贴好标签;由于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需调pH至碱性;所以“一系列操作”为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需调pH至碱性;③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K3[Fe(CN)6]+6KOH===(CHOH)4·(COOH)2+6K4[Fe(CN)6]+4H2O,加入2滴次甲基兰指示剂,用c mol·L-1铁氰化钾标准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V mL,所以消耗的C6H12O6质量为m(C6H12O6)=×180 g·mol-1=0.03Vc g;所以蔗糖的水解程度为×100%=2.85Vc%;④a.砝码生锈,使得称得的质量增加,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使得V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配制铁氰化钾溶液时,转移操作未洗涤烧杯,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滴定量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c.溶液变蓝立即读数,后又恢复无色,说明反应未完全,此时V偏小,使得测定结果偏低,故c符合题意;d.滴定前俯视,使读出的刻度比实际的刻度小;滴定后仰视,使读出刻度比实际大,因此,记录下来的滴定用量比实际用量多了,计算出来的结果偏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3.答案 (1)①+43 ②C ③p1>p2>p3 T K之前以反应Ⅱ为主,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 K之后以反应Ⅰ为主,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024 (3)①2H2O+2Cl-H2↑+Cl2↑+2OH- ②1.92
解析 (1)①已知键能:E(H—H)=436 kJ·mol-1、E(C≡O)=1 071 kJ·mol-1、E(O—H)=464 kJ·mol-1、E(C==O)=803 kJ·mol-1,则ΔH2=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2×803 kJ·mol-1+436 kJ·mol-1-1 071 kJ·mol-1-2×464 kJ·mol-1=+43 kJ·mol-1;②A.增加CO2(g)用量,平衡正向移动,但CO2(g)平衡转化率降低,故A不选;B.恒温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2(g)平衡转化率不变,故B不选;C.移除H2O(g),平衡正向移动,CO2(g)平衡转化率增大,故C选;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CO2(g)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不选;故选C;③反应Ⅰ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g)平衡转化率增大,反应Ⅱ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2(g)平衡转化率不变,则由温度T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大小可知,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反应Ⅰ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g)平衡转化率减小,反应Ⅱ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g)平衡转化率增大,压强一定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呈现如图变化的原因是:T K之前以反应Ⅱ为主,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 K之后以反应Ⅰ为主,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由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
平衡时测得CO2的转化率为=20%,二甲醚的选择性为=80%,解得x=0.4,y=0.2,反应后总物质的量为26-4x=24.4 mol,则副反应CO2(g)+H2(g)CO(g)+H2O(g)的Kp==
=0.024。(3)①由图可知,B中发生的总反应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2O+2Cl-H2↑+Cl2↑+2OH-;②10 m3的废气中CO2和CO总体积为10×103 L×13.44%=1 344 L,CO2和CO的体积比为2∶1,则V(CO)=1 344 L×=448 L,V(CO2)=1 344 L×=896 L,n(CO)= =20 mol,n(CO2)= =40 mol,CO2和CO全部转化成CH3OH,则生成CH3OH的物质的量为20 mol+40 mol=60 mol,质量为60 mol×32 g·mol-1=1 920 g=1.92 kg。


4、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历史答案


3、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 答案


1、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3月)英语答案


1、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语文答案


3、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物理试题


1、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化学答案


3、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生物答案


1、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数学试题


2、湘西州202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3月)生物学试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