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R】历史

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R】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R】历史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R】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R】历史

16.冬学是指农村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从1949年到1951年,我国农村掀起“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高潮。参加冬学的农民在这三年间分别达到1000余万人、2500余万人和4200余万人。这AA.适应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B.反映了“左倾”错误蔓延到教育领C.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D.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R】历史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辛亥革命后,公民概念和公民权利的法律规定才开始在中国产生。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近代公民教育思想发展的早期尚未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思想,而主要体现为以培养公民道德为核心的中西融合的德育观。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侧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不少教育界人士开始明确提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张,早期以公民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演变成为以“公民资格”为主题的公民教育思想。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指出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7.乾隆帝在对大臣的奏疏批示中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今乌灵网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若再行传谕沿边各督抚知之,如有仍旧书写之处,朕必加以处分”,由此可知,乾隆这一做法意在A.约束督抚稳定沿边B.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C.调整各民族间的关系D.规范政府文书格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